多年来,西方国家在人形机器人的军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尽管囿于人形机器人本身的发展水平,这些探索更多地位于理论层面,但结合近两年乌克兰和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对无人机、无人艇、无人地面车辆以及人工智能的高效使用,这些探索无疑将助推人类找到人形机器人军事应用的方式方法。
对军方而言,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其他机器人或智能技术,核心价值是在情报搜集、侦察、攻击、防御和后勤支援等方面提高军事行动效率和安全性。而作为产业观察者和研究者,我们对这些技术的军事应用加以跟踪,则是希望能够通过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科技向善,减少因战争产生的平民伤亡。
这其中,美国的探索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佩特曼%28PETMAN%29机器人是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实验化学防护服所研制的机器人,可以直立行走并自由弯曲身体,模拟士兵在实际环境下穿防护服的状态。著名的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28ATLAS%29就是基于佩特曼研发的。美国国防部曾在2013年表示,不会让阿特拉斯参与进攻作战,而是大多数都用在人道主义用途。
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有一些研究方向非常具象地突出了人形机器人的“军事人道价值”。例如,有一种思路是将人形机器人作为“诱饵”进行火力和战术欺骗——吸引、诱骗敌方狙击手,让敌方火力点遭到暴露,帮助己方实现高效打击。
当然,将更多的机器人和更少的人类士兵投入战场,本身就是人道的。如英国国防承包商QinetiQ就开发了多种用于战场侦察、爆炸物拆解等任务的机器人,也参与过能用于军事行动的双足机器人研究。事实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能和机器狗、特种机器人一样执行地面突击、侦察监视、战场救援、班组支援等多种作战任务,但比这些机器人类型更具想象空间,如人形机器人可伴随无人车协同突击作战、肩扛单兵火箭筒进行反装甲突击作战、自主探测跟踪目标、在前沿战场将伤员转送至安全区等。
同为欧洲国家的德国同样有所动作。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BMWi)通过《高科技战略2025》等计划,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德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开发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包括军事应用。有未经证实的传闻称,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可能会研究能够自主执行侦察和救援任务的人形机器人。
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的军事应用方面消息不多,但应注意的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日本是对人形机器人研究最持久和专注的国家之一,只是相对低调,学术性较强。日本智能产业研究员田野三郎曾在2021年对我提出一种看法,即人形机器人的成熟将有利于实施有人-无人协同的作战模式——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组合涵盖士兵、人形机器人、有人装备及别的类型无人装备的自适应智能编队,实施联合作战。这其实就是基于控制论思想的一种思路: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使用者和被使用者的关系;智能设备与人融为一体,指数级增强人的能力范围。
显而易见,截至目前的种种探索,事实上反映了人类对人形机器人性能的潜在期待,并期望这些性能能够在战场上为己方带来优势。
我认为,这些期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点。请注意,是期待,而不是“已经完全实现”的能力。
人形机器人模拟了人类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功能,具备高度类人的感知能力。在某些方面,机器视觉的性能甚至超过了人类,例如在灰度分辨力和微米大小目标的观测上表现优异。人形机器人能在战场上直立行动,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精准的感知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并迅速应对。
人形机器人采用双腿设计,具备类人的行走和跳跃能力。这种设计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协调稳定地行进,轻松跨越壕沟和低矮障碍,灵巧避障,表现出高度的机动性。这种适应性使得人形机器人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能有效执行任务。
毫无疑问,人类距离实现这些期待还有非常长的距离。其涉及的问题与挑战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实现上述眼花缭乱的设想,人形机器人第一步是要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复杂的决策能力来应对战场上动态变化的环境和战术情境,而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帮助人形机器人具备这些能力。与之相关的是,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强大的感知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在极端环境中做准确判断。然而目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能力在战争环境中常常受到挑战。
如果人形机器人被用于直接的战斗任务,那么人们会问,这些长得像人的机器人是否应该拥有决定人类生死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否每时每刻都需要人类的最终决策?此外,现行的国际人道法(如《日内瓦公约》)对武器的使用、战场上的行为以及战后责任有明确规定,那么人形机器人是否会成为违背国际法或造成战争罪行的新工具?如何界定机器人的行为责任?还有,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如何规定自主武器的使用与监管,特别是在无人机、自动化兵器的滥用方面已有先例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技术走向失控?
另一个不可以忽视的维度来自于心理层面。如果人形机器人替代大量士兵进行战斗,士兵可能不再直接面对战斗带来的压力和心理创伤,但也可能因为与机器作战而产生心理上的古怪感,军人会质疑自身价值,也难以像看待手机、洗衣机那样单纯地看待机器人这种“参与军事行动的科技玩意儿”(军事科技研究者李德陇语)。这在西方将无人机用于军事用途的过程中已然浮现了。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如果某个国家领先于其他几个国家开发出性能极佳的军事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加剧全球安全局势的不稳定性。尽管这听起来像老调重弹,但请看看乌克兰和以色列对无人设备的实战应用吧,它们正悄然改变各国对战争的看法。
实际上,这些挑战比愿景更需要我们来关注。它们要求各国政府、军事机构以及国际社会从研发技术、伦理规范、法律框架等多个层面一起努力,以确保人形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可控的风险。有一点是能确定的:人形机器人一旦规模化应用,将深刻改变未来军事行动和人类社会的某些态势。
智氪书社-机器人供应链与渠道微信社群已开放,欢迎利用微信guhaonan86加入,备注身份和来意。目前只接受机器人供应链与渠道商朋友入群。
我的新书《机器人智造的逻辑》已上线,初心是写一本让人能在2小时内快速了解机器人产业的小书。我的朋友,机器人产业研究者亨利-詹姆斯帮这本书写了几句话,不胜感谢:
同时感谢诸多行业内外友人对本书写作过程中的支持,也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专业工作,让这本小书能够问世。如果有读者愿意获取此书聊作参考,可直接联系我、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购入。不胜感激。
灭雪,从事科技与人文交叉研究与实践,尤其专注于探索“机器人+智慧社区”未来,以此将机器人和AI惠及成长期企业及普通人。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任期将满:他最终会回归经营自己的公司,我会尽可能多留他一段时间
据央广网援引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预计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在完成联邦政府改革工作后,最终会回归经营自己的公司。特朗普还补充称,“但我会尽可能让他多留一段时间,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特朗普认为马斯克在公共领域受到的待遇“太糟糕了”。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1日表示,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
3月31日报道,广东佛山。#主办方回应音乐节观众高喊退票 :收到反馈后,次日已整改。#音乐节烤肠15一根充电宝10元一小时
35岁农村宝妈健身7年成超模身材,不认为农村女生生完孩子就得变成家庭妇女。#农村宝妈 #农村女生 #减肥逆袭 #健身
河南许昌枯井发现近百具遗骸,官方:暂未认定烈士,当前重点核实遗骸身份及牺牲背景是否与抗日战争相关
特朗普威胁“谈不拢就轰炸”,伊朗强硬回应!伊媒:伊朗各地的导弹已装入发射器
特朗普称:“胡塞武装的选择很明确,即停止向美国船只开火,我们也会停止向你们开火。否则,我们才起步,对胡塞武装和他们在伊朗的支持者来说,真正的痛苦尚未到来。”
据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3月28日,荆州中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对贩卖毒品犯、洗钱犯胡某某执行了死刑。
3月31日,广东陆丰市陈先生称,杀害他妈妈的嫌疑人被鉴定为无精神病,此案应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陈先生称,他父亲离世较早,当代课老师的妈妈十余年前和60岁的吴某某成为情侣。2024年8月他妈妈突然失联,嫌疑人吴某某一直误导他们寻人方向,最后才知道是被吴某某骗到墓地附近杀害抛尸。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群聊信息泄露了美军袭击胡塞武装的“一揽子计划”,这是个军事术语,指参与作战的军机型号、武器种类,以及敌情研判和行动时间。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订婚和听起来格格不入,却真发生了!一段男女方的协商录音被曝光,男方父亲长文透露女方态度突变。究竟是诬告还是,其中存在的三大疑点必须要弄清……订婚后女生称被“”2023年1月的时候,男方席某和女方吴某经过婚介所认识了。